落后就要挨打,不过这次落后的是一向以技术先进自居的列强。
在花国守军空军和炮兵部队的技术碾压下,盟军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三国关战役的进程异常快。
同盟军率先发起进攻的近三十万前锋部队被花国不到四万部队追着打,只是一天一夜的时间,同盟军便被花国的犀利攻击赶到了波斯高原边缘,与后方近二十万后备部队搅和到了一起。
然后便是近四十万的盟军部队被花国的几万部队压着打。
除了花国的炮弹和航空炸弹,盟军几乎很少与花国地面部队直接交战。
盟军西线司令部认为花国在三国关一定还有数量更加庞大的主力部队,并没有去管被压在高原边缘挨揍的部队,而是紧急调动了近六百架喷气式战斗机和上千架各种老式轰炸机,从高原上的纵深机场起飞,趁着夜色去袭击三国关的机场和驻军。
从战术上讲,他们看似不合理的命令其实很合理。
花国的空军强悍是所有人的共识。
正面与花国空军交战,想要取得优势几乎不可能,唯有想办法打掉花国的前线机场,打掉花国的空军优势和后续部队,他们才有机会派出增援部队,将被压着打的部队救出来。
不过他们搞错了两件事。
第一是三国关的花国守军真的只有不到六万,根本没有多少所谓的后续部队。
花国的目的只是将三国关作为诱饵而已,顺带检验一下盟军的战斗力,真正的主力部队全在吐火罗与波斯高原交界的几大军事基地当中。
三国关的守军只要能挡住盟军前锋的部队的进攻就行,没必要在以低打高的战略方向上投放太多兵力。
第二是盟军西线司令部还在用几年前的技术标准评判花国海陆空三军的战斗力,却是不知道花国军队早已经完成了整体的技术升级,使得花国军队的技术水平和技术装备达到了敌人难以想象的程度。
盟军的庞大集群编队还没有完成集结,花国的卫星和人工智能系统便已经将他们的战术目的搞清楚了。
设立在西疆的八个导弹防空团中的六个通过铁路,只用了两天时间便在三国关附近完成布置,与三国关原有的防空体系组成了一个打击范围超过三百五十公里的巨大防空网。
陷阱布好,西疆和吐火罗基地的三百多架战机也进入待命状态。
七月三十日晚上八点二十分,盟军集群起飞,气势汹汹的冲下高原。
为了防止暴露机群行踪,司令部特意命令机群绕过正在交战的区域上空。
不过他们的小伎俩在花国那些比他们先进至少三十年的雷达和侦查卫星面前,完全无所遁形。
负责三国关战役指挥任务的丁伟国并没有立刻让防空部队动手,而是等到确认支援的空军战机很快会进入战场空域,才下令防空网全力打击来犯之敌。
“既然来了,那就一个都别想跑!”
“一千六百多架战机,至少也是上千名飞行员!”
“飞行员可比飞机金贵多了,老子一下给打下来,够那些王八蛋喝一壶的!”
老丁非常自信,防空部队和空军也足够给力。
拥有着最先进防空导弹系统的防空部队根本不需要担心这么多的敌机他们应付不过来。
强大的火控系统和雷达配合,让防空部队一下子就可以锁定四五百个目标。
防空部队指挥官比丁伟国更沉得住气,为了保证尽可能多的击落敌机,他一直等到所有机群进入防空范围才下令开火。
仅仅几十秒的时间,上千枚防空导弹拔地而起,直冲云霄。
为了保证首发命中,所有发射单元都采取了两发锁定一个目标的战术。
上千枚防空导弹一头扎进云层上的庞大机群之中。